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běi shàng tài háng shān ,jiān zāi hé wēi wēi ! yáng cháng bǎn jié qū ,chē lún wéi zhī cuī 。 shù mù hé xiāo sè ,běi fēng shēng zhèng bēi 。 xióng pí duì wǒ dūn ,hǔ bào jiá lù tí 。 xī gǔ shǎo rén mín ,xuě luò hé fēi fēi ! yán jǐng zhǎng tàn xī ,yuǎn háng duō suǒ huái 。 wǒ xīn hé fú yù ,sī yù yī dōng guī 。 shuǐ shēn qiáo liáng jué ,zhōng lù zhèng pái huái 。 mí huò shī gù lù ,báo mù wú xiǔ qī 。 háng háng rì yǐ yuǎn ,rén mǎ tóng shí jī 。 dān náng háng qǔ xīn ,fǔ bīng chí zuò mí 。 bēi bǐ 《dōng shān 》shī ,yōu yōu shǐ wǒ āi 。
【苦寒行译文】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苦寒行注释】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wēi)巍!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
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
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bǎn)诘(jí)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
坂:斜坡。
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pí)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fēi)霏!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
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我心何怫(fú)郁,思欲一东归。
怫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
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绝:断。
中路:中途。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薄暮:黄昏。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náng)行取薪,斧冰持作糜(mí)。
担囊:挑着行李。
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
糜:稀粥。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参考资料:
1、王运熙 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 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2、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三曹诗选译 .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苦寒行赏析】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诗人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诗人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一写诗人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抒情真挚感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曹操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 查看详情>>
曹操古诗词作品: 《述志令》《度关山翻译_度关山赏析_曹操的诗词》《艳翻译_艳赏析_曹操的诗词》《气出唱翻译_气出唱赏析_曹操的诗词》《善哉行 其一翻译_善哉行 其一赏析_曹操的诗词》《塘上行翻译_塘上行赏析_曹操的诗词》《薤露行翻译_薤露行赏析_曹操的诗词》《精列翻译_精列赏析_曹操的诗词》《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翻译_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赏析_曹操的诗词》《谣俗词翻译_谣俗词赏析_曹操的诗词》
曹操的诗词苦寒行全诗翻译_苦寒行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曹操的诗词苦寒行全诗翻译_苦寒行赏析相关诗句
曹操的名句
- 曹操的诗词观沧海 / 碣石篇全诗翻译_观沧海 / 碣石篇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气出唱(华阴山)全诗翻译_气出唱(华阴山)赏析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度关山(天地间)全诗翻译_度关山(天地间)赏析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苦寒行全诗翻译_苦寒行赏析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短歌行(周西伯昌)全诗翻译_短歌行(周西伯昌)赏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全诗翻译_却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全诗翻译_苦寒行(北上太行 - - - 曹操 - - - 《》
- 曹操的诗词气出唱(游君山)全诗翻译_气出唱(游君山)赏析 - - - 曹操 - - - 《》
- 观沧海翻译_观沧海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龟虽寿翻译_龟虽寿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蒿里行翻译_蒿里行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冬十月翻译_冬十月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苦寒行翻译_苦寒行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薤露翻译_薤露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却东西门行翻译_却东西门行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土不同翻译_土不同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度关山翻译_度关山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艳翻译_艳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气出唱翻译_气出唱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
- 善哉行 其一翻译_善哉行 其一赏析_曹操的诗词 - - - 曹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