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南北朝作者:吴均出自:更新时间:2024-01-31
【赠王桂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zèng wáng guì yáng 】 sōng shēng shù cùn shí ,suí wéi cǎo suǒ méi 。wèi jiàn lóng yún xīn ,shuí zhī fù shuāng gǔ 。ruò gàn kě cuī cán ,xiān jīng yì líng hū 。hé dāng shù qiān chǐ ,wéi jun1 fù míng yuè 。

【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注释】

松生数寸时,遂(suì)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
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

弱干可摧残,纤(xiān)茎易陵忽。
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
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fù)明月。

何当:何日。
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
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参考资料:

1、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35页2、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 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33页

【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赏析】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参考资料:

1、孙鑫亭主编.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08:第45页

吴均资料

吴均的诗词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原文注释_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赏析作者吴均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 查看详情>>

吴均古诗词作品: 《《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鉴赏》《《入关·羽檄起边庭》鉴赏》《《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创作背景》《与施从事书》《《入关·羽檄起边庭》注释译文》《咏雪·微风摇庭树》《《入关·羽檄起边庭》创作背景》《与顾章书》《赠杜容成》《山中杂诗

吴均的诗词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原文注释_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髑髅说》在曹植的诗文中是一篇非常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这篇文章借曹子(实际是曹植自指)与髑髅的对话抒...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吴均的诗词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原文注释_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咏雪·微风摇庭树 - - 吴均 - - 《咏雪·微风摇庭树》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咏雪·微风摇庭树》全文如下: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
  • 古诗《山中杂诗 - - 吴均 - - 《山中杂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山中杂诗》全文如下: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古诗《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 - - 吴均 - - 《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全文如下:树响浃山来,猿声绕岫急。旅帆风飘扬,行巾露沾湿。 深浪闇蒹葭,浓云没
  • 古诗《赠杜容成 - - 吴均 - - 《赠杜容成》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赠杜容成》全文如下: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昔别缝
  • 古诗《赠王桂阳 - - 吴均 - - 《赠王桂阳》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赠王桂阳》全文如下: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古诗《酬别江主簿屯骑 - - 吴均 - - 《酬别江主簿屯骑》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酬别江主簿屯骑》全文如下: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毛公与朱亥,俱在信
  • 古诗《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 - - 吴均 -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全文如下: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洛阳名
  • 古诗《答柳恽 - - 吴均 - - 《答柳恽》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答柳恽》全文如下: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
  • 古诗《赠周散骑兴嗣 - - 吴均 - - 《赠周散骑兴嗣》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赠周散骑兴嗣》全文如下: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 古诗《入关·羽檄起边庭 - - 吴均 - - 《入关·羽檄起边庭》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入关·羽檄起边庭》全文如下: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
  • 古诗《采莲曲·锦带杂花钿 - - 吴均 - - 《采莲曲·锦带杂花钿》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采莲曲·锦带杂花钿》全文如下: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
  • 古诗《伤友·可怜桂树枝 - - 吴均 - - 《伤友·可怜桂树枝》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伤友·可怜桂树枝》全文如下:可怜桂树枝,怀芳君不知。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
  • 古诗《胡无人行·剑头利如芒 - - 吴均 - - 《胡无人行·剑头利如芒》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胡无人行·剑头利如芒》全文如下: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
  • 古诗《登二妃庙 - - 吴均 - - 《登二妃庙》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吴均,古诗《登二妃庙》全文如下: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