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是梁代著名诗人,史称“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梁书》卷49)。所谓“清拔有古气”,是相对于当时文坛的纤细艳丽的风尚而言。乐府诗《入关》写为国赴难的勇士,就体现了吴均那不同于时尚的清峻雄健而朴实的风格。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军情紧急的忙乱景象:边关的烽火台上,夜间燧火点点,在黑暗中红光闪烁。报告敌情的军使,身携告急的羽书,日夜兼程,驰向京城。边关的形势十分严峻。作者以“羽檄”、“烽火”这些最具特征的事物来代表边关战事的发生,用“起”与“乱”的动态描写来强调军情之危急,渲染出战争时刻那种忙碌、紧张、充满了危险的气氛。诗的主人公,就在这紧急而危险的气氛中出台亮相。
“张博望”就是汉代的张骞。他身负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的重任出使归来,以功封博望侯,故后人也称他为“张博望”。此处是以张骞代指心目中的边塞英雄。“交河”,古城名,曾为西域车师、高昌等国都城。西汉时,曾在交河设屯田校尉。这里用来泛指西北的边关。“夜赴”二字,以连夜奉命、奔赴沙场表现了勇士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描写勇士身佩宝剑,扬鞭策马,驰赴疆场的飒爽英姿。黄昏时分,红日西沉,勇士在大漠上奔驰了一天,此刻依然精神抖擞,骏马四蹄如飞,追逐着天边的落日。黄色的沙漠,火红的夕阳,绚丽的霞光,映衬着勇士那疾驰而去的身影。他似乎在与西落的太阳赛跑,就像传说中的夸父一样。一个“要”字,体现了勇士急于奔赴疆场的迫切心情。“剑尾掣流星”,接着写勇士在夜间疾驰的景象。兵器是战士克敌的凭借,是他的第二生命。骏马、宝剑,衬托着勇士的非凡气概。诗中的主人公也佩带着一把珍贵的宝剑,剑柄上镶嵌着稀世的珠玉。当勇士在黑夜里策马飞驰,腰间所佩宝剑上的珠玉便流光闪烁,犹如天上的流星。马蹄响处,黑夜的大漠上留下了一道耀眼的光亮。这两句以奇妙的设想,美丽而壮观的景象来形容勇士奔赴战场、渴望杀敌的决心和意志,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气魄。这两句以人写景,壮丽的景观正见出人之英雄。
最后两句是勇士的自白:为了报答君恩,一身之安危,又何足道!古人视君、国为一体,因此,这里的“君恩”应当也包括了“国恩”。这两句,体现了为国捐躯的无私胸怀,进一步点明主题。
《入关》是汉乐府旧曲,属横吹曲,为军中出行所用。南朝文人的拟横吹曲辞,诸如《陇头》、《出关》、《入关》一类,主要是依题描写边塞之事。此诗是其中一例。这一类乐府诗,开了唐代边塞诗的先声。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汉族政权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对峙,虽时有北伐之举,但终无成功,到后来更只能以偏安一隅为满足。但是,昔日汉帝国的天下一统、声威显赫,在汉族人的心中始终是不可忘怀的荣耀,尤其是那些民族意识强烈的士大夫。因而在南方文人拟写的边塞乐府里,常常是以汉代的人和事作为描写的对象,以寄托他们统一中国的理想;对于一部分人,或是以过去的伟绩来满足民族虚荣心。如这首诗以“张博望”代勇士,以“交河城”代边关,就属于这类情况。这一点,也为唐代边塞诗所继承。高适《燕歌行》开篇即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岑参《轮台歌》称“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莫不如此。就这首《入关》的写作看,诗篇开始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出场,结尾以自白抒发人物的怀抱,中间衬之以写景,在写作手法上也给唐代边塞诗以启发和借鉴。
(1)骥子:良马。良马的子嗣。比喻英俊的人才。跼jú且鸣:弓身并且嘶鸣。跼,腰背弯曲,曲屈。铁阵:铁打的战阵。与云平:与浓云平齐。汉家:汉朝皇家。嫖piāo姚将:指汉朝名将霍去病。初为汉朝剽姚校尉,故称。曾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匈奴龙庭,捕斩首虏二千余人,大获全胜。驰突:奔驰突击。快跑猛冲。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战国时始称匈奴和胡。庭:朝廷。指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2)少年:年轻人。斗:争斗。猛气:勇猛的气势或气概。怒发:愤怒出发。勃发。怒发冲冠。为君征:为了君王出征或征战。雄戟jǐ:雄壮的战戟。戟,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摩:接触。摸,抚。白日:白天的日头。长剑:锋刃较长的剑。断:割断。流星:星际空间分布的叫做流星体的细小物体飞进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流星。古代一种宝剑名。
(3)飞狐塞:简称‘狐塞’。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泊:停泊。楼烦: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赵武灵王因此推行“胡服骑射”。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原来汉朝的朔方是指楼烦古国。虏骑:敌虏的骑兵。四山:四座山。四面的山。合:合围。合拢过来。胡尘:胡地的尘沙。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千里惊:惊动千里。
(4)嘶笳:马的嘶鸣和胡笳的乐声。嘶鸣的胡笳。振地:震动大地。吹角:鼓吹乐和号角声。吹响的号角。沸天:沸腾天空。形容声音极度喧腾。左碎:左面撕碎。呼韩:汉时匈奴单于呼韩邪的省称。古代亦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阵:战阵。右破:右面击破。休屠:原来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部落,被匈奴征服后,成为匈奴一部,匈奴设“休屠王”管理。该部汉武帝时期投降汉朝,在陕甘宁一带。
(5)横行:犹言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不循正道而行。喻肆行无忌。绝漠:断绝人烟的沙漠。极远的沙漠地区。表:地表。表面。瀚海: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 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枯无色:干枯没有颜色。沙草:沙漠之草。
(6)勒石:刻石勒功。刻字于石颂德歌功。亦指立碑。燕然:古山名。即今外蒙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道:大路,官道。凯归:凯旋归来。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亭: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县官:县的长官;县的官吏。朝廷;官府。汉朝时天子之别称。健:强健。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倾:倾倒,拜服。
(7)但使:只要使。但,只,仅。强胡:强大的匈奴或胡人。何须:何必须要。为何必须。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指功成封爵建立府邸。成:建成。当令:应当使。丈夫志:大丈夫的志向。独为:单独成为。独自成就。上古: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英:英名。英雄。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军情紧急的忙乱景象:边关的烽火台上,夜间燧火点点,在黑暗中红光闪烁。报告敌情的军使,身携告急的羽书,日夜兼程,驰向京城。边关的形势十分严峻。作者以“羽檄”、“烽火”这些最具特征的事物来代表边关战事的发生,用“起”与“乱”的动态描写来强调军情之危急,渲染出战争时刻那种忙碌、紧张、充满了危险的气氛。诗的主人公,就在这紧急而危险的气氛中出台亮相。
“张博望”就是汉代的张骞。他身负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的重任出使归来,以功封博望侯,故后人也称他为“张博望”。此处是以张骞代指心目中的边塞英雄。“交河”,古城名,曾为西域车师、高昌等国都城。西汉时,曾在交河设屯田校尉。这里用来泛指西北的边关。“夜赴”二字,以连夜奉命、奔赴沙场表现了勇士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描写勇士身佩宝剑,扬鞭策马,驰赴疆场的飒爽英姿。黄昏时分,红日西沉,勇士在大漠上奔驰了一天,此刻依然精神抖擞,骏马四蹄如飞,追逐着天边的落日。黄色的沙漠,火红的夕阳,绚丽的霞光,映衬着勇士那疾驰而去的身影。他似乎在与西落的太阳赛跑,就像传说中的夸父一样。一个“要”字,体现了勇士急于奔赴疆场的迫切心情。“剑尾掣流星”,接着写勇士在夜间疾驰的景象。兵器是战士克敌的凭借,是他的第二生命。骏马、宝剑,衬托着勇士的非凡气概。诗中的主人公也佩带着一把珍贵的宝剑,剑柄上镶嵌着稀世的珠玉。当勇士在黑夜里策马飞驰,腰间所佩宝剑上的珠玉便流光闪烁,犹如天上的流星。马蹄响处,黑夜的大漠上留下了一道耀眼的光亮。这两句以奇妙的设想,美丽而壮观的景象来形容勇士奔赴战场、渴望杀敌的决心和意志,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气魄。这两句以人写景,壮丽的景观正见出人之英雄。
最后两句是勇士的自白:为了报答君恩,一身之安危,又何足道!古人视君、国为一体,因此,这里的“君恩”应当也包括了“国恩”。这两句,体现了为国捐躯的无私胸怀,进一步点明主题。
《入关》是汉乐府旧曲,属横吹曲,为军中出行所用。南朝文人的拟横吹曲辞,诸如《陇头》、《出关》、《入关》一类,主要是依题描写边塞之事。此诗是其中一例。这一类乐府诗,开了唐代边塞诗的先声。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汉族政权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对峙,虽时有北伐之举,但终无成功,到后来更只能以偏安一隅为满足。但是,昔日汉帝国的天下一统、声威显赫,在汉族人的心中始终是不可忘怀的荣耀,尤其是那些民族意识强烈的士大夫。因而在南方文人拟写的边塞乐府里,常常是以汉代的人和事作为描写的对象,以寄托他们统一中国的理想;对于一部分人,或是以过去的伟绩来满足民族虚荣心。如这首诗以“张博望”代勇士,以“交河城”代边关,就属于这类情况。这一点,也为唐代边塞诗所继承。高适《燕歌行》开篇即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岑参《轮台歌》称“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莫不如此。就这首《入关》的写作看,诗篇开始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出场,结尾以自白抒发人物的怀抱,中间衬之以写景,在写作手法上也给唐代边塞诗以启发和借鉴。
(1)骥子:良马。良马的子嗣。比喻英俊的人才。跼jú且鸣:弓身并且嘶鸣。跼,腰背弯曲,曲屈。铁阵:铁打的战阵。与云平:与浓云平齐。汉家:汉朝皇家。嫖piāo姚将:指汉朝名将霍去病。初为汉朝剽姚校尉,故称。曾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匈奴龙庭,捕斩首虏二千余人,大获全胜。驰突:奔驰突击。快跑猛冲。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战国时始称匈奴和胡。庭:朝廷。指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2)少年:年轻人。斗:争斗。猛气:勇猛的气势或气概。怒发:愤怒出发。勃发。怒发冲冠。为君征:为了君王出征或征战。雄戟jǐ:雄壮的战戟。戟,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摩:接触。摸,抚。白日:白天的日头。长剑:锋刃较长的剑。断:割断。流星:星际空间分布的叫做流星体的细小物体飞进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流星。古代一种宝剑名。
(3)飞狐塞:简称‘狐塞’。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泊:停泊。楼烦: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赵武灵王因此推行“胡服骑射”。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原来汉朝的朔方是指楼烦古国。虏骑:敌虏的骑兵。四山:四座山。四面的山。合:合围。合拢过来。胡尘:胡地的尘沙。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千里惊:惊动千里。
(4)嘶笳:马的嘶鸣和胡笳的乐声。嘶鸣的胡笳。振地:震动大地。吹角:鼓吹乐和号角声。吹响的号角。沸天:沸腾天空。形容声音极度喧腾。左碎:左面撕碎。呼韩:汉时匈奴单于呼韩邪的省称。古代亦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阵:战阵。右破:右面击破。休屠:原来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部落,被匈奴征服后,成为匈奴一部,匈奴设“休屠王”管理。该部汉武帝时期投降汉朝,在陕甘宁一带。
(5)横行:犹言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不循正道而行。喻肆行无忌。绝漠:断绝人烟的沙漠。极远的沙漠地区。表:地表。表面。瀚海: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 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枯无色:干枯没有颜色。沙草:沙漠之草。
(6)勒石:刻石勒功。刻字于石颂德歌功。亦指立碑。燕然:古山名。即今外蒙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道:大路,官道。凯归:凯旋归来。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亭: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县官:县的长官;县的官吏。朝廷;官府。汉朝时天子之别称。健:强健。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倾:倾倒,拜服。
(7)但使:只要使。但,只,仅。强胡:强大的匈奴或胡人。何须:何必须要。为何必须。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指功成封爵建立府邸。成:建成。当令:应当使。丈夫志:大丈夫的志向。独为:单独成为。独自成就。上古: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英:英名。英雄。
作者吴均资料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 查看详情>>
作者吴均古诗作品: 《《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鉴赏》《《入关·羽檄起边庭》鉴赏》《《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创作背景》《与施从事书》《《入关·羽檄起边庭》注释译文》《咏雪·微风摇庭树》《《入关·羽檄起边庭》创作背景》《与顾章书》《赠杜容成》《山中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