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东风:春风。柳线:柳枝。
②郎:夫君。梁:桥,此处指渡口。
③未尽:没有喝完。樽前酒:杯里的酒。樽,酒杯。
④书:书信。
⑤“但恐”句:由于分别,老得快。鬓将霜,两鬓将变白。霜,喻指白色。
⑥白首:白头到老。约:誓言
⑦归航:乘船归来。
白话译文
春风拂动长长柳丝,送郎来到河边桥上。
还未饮完告别酒,妻子已泪水长流。
不为书信难传发愁,怕只怕头发早早变白。
希望夫君牢记白头到老的誓约,早日乘船归来。
起句,“东风柳线长”,起兴,作用有二,一是抓住“东风”“柳丝长”这两个物候特色,点名了时间。二是为人物的出场制造氛围。春风和煦,柳丝依依。按,汉代长安风习,主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折柳遂成送别典故。乐府诗集收六朝梁陈及唐人折杨柳曲二十余首,大多为伤别之词。由于当时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柳丝也就成了离别的象征物。因此,“东风柳丝长”句,确能很好地制造了伤别的氛围。
以“东风柳线长”起兴,引出人物及事件,即“送郎上河梁”,夫妻送别,至于桥上。按,上文言,汉长安风俗,送客至灞桥。古送人,至桥分袂,这是个风习。因此,“上河梁”,言外之意是即将分袂而去,正是黯然销魂的时刻。作者把这首情诗的女主人公放在了感情冲突最尖锐的时分,以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感情。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写饯行。作者省略了饯行场面的具体描写,而着力刻画了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妻子形象。“泪千行”极言气伤痛之极。河梁上,人来人往,竟无所顾忌,为其悲极不能忍抑。“未尽樽前酒”,暗言饯行举杯之始,女主人公即悲不能堪、哭哭泣泣,可以想见整个饯行过程的惨淡,意境含蓄。诗句刻画了一个悲悲切切、难舍难离的感情丰富的妻子形象,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刻画了女主人公的苦心。两地相隔,终日悬思而音书难通,所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怎得不愁。所以说“不愁”,是由于其中有更甚于“书难寄”者。“不愁书难寄”,谓不但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谓更愁“鬓将霜”。“但恐鬓将霜”,恐红颜孤守空帷,辜负少年时光,别离漫长,芳华尽逝。“恐”写出了离别前少妇的惴惴心境,也写出了她对丈夫的爱恋。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写相嘱珍重之语。“江上早归航”人尚未老,先说“归航”,正写出妻子含情的依恋。她实在离不开她深深爱恋的丈夫。“望怀白首约”含蓄说明了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白首约”暗示,本来有约在先,本有海誓山盟之情,使人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美满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生活。“白首约”与“泪千行”相呼应,表现很深的情意。
该诗首尾皆写景,一虚一实,前后呼应,风格明净。钟蝾称许“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飞雪“(《诗品》), 于这首诗亦可以见出,“ 东风"“白首”“霜”“鬓”等词语,增加了通篇的透明度,从中已显露出唐诗的端倪。范云长于抒情,该诗将主人公的感情起伏跌宕,描写的淋漓尽致,由“送”而“泪”,而“愁”而“望”,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层次分明,神韵毕肖,显示出作者较高艺术造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给后代诗人提供了有益借鉴。
①东风:春风。柳线:柳枝。
②郎:夫君。梁:桥,此处指渡口。
③未尽:没有喝完。樽前酒:杯里的酒。樽,酒杯。
④书:书信。
⑤“但恐”句:由于分别,老得快。鬓将霜,两鬓将变白。霜,喻指白色。
⑥白首:白头到老。约:誓言
⑦归航:乘船归来。
白话译文
春风拂动长长柳丝,送郎来到河边桥上。
还未饮完告别酒,妻子已泪水长流。
不为书信难传发愁,怕只怕头发早早变白。
希望夫君牢记白头到老的誓约,早日乘船归来。
起句,“东风柳线长”,起兴,作用有二,一是抓住“东风”“柳丝长”这两个物候特色,点名了时间。二是为人物的出场制造氛围。春风和煦,柳丝依依。按,汉代长安风习,主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折柳遂成送别典故。乐府诗集收六朝梁陈及唐人折杨柳曲二十余首,大多为伤别之词。由于当时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柳丝也就成了离别的象征物。因此,“东风柳丝长”句,确能很好地制造了伤别的氛围。
以“东风柳线长”起兴,引出人物及事件,即“送郎上河梁”,夫妻送别,至于桥上。按,上文言,汉长安风俗,送客至灞桥。古送人,至桥分袂,这是个风习。因此,“上河梁”,言外之意是即将分袂而去,正是黯然销魂的时刻。作者把这首情诗的女主人公放在了感情冲突最尖锐的时分,以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感情。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写饯行。作者省略了饯行场面的具体描写,而着力刻画了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妻子形象。“泪千行”极言气伤痛之极。河梁上,人来人往,竟无所顾忌,为其悲极不能忍抑。“未尽樽前酒”,暗言饯行举杯之始,女主人公即悲不能堪、哭哭泣泣,可以想见整个饯行过程的惨淡,意境含蓄。诗句刻画了一个悲悲切切、难舍难离的感情丰富的妻子形象,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刻画了女主人公的苦心。两地相隔,终日悬思而音书难通,所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怎得不愁。所以说“不愁”,是由于其中有更甚于“书难寄”者。“不愁书难寄”,谓不但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谓更愁“鬓将霜”。“但恐鬓将霜”,恐红颜孤守空帷,辜负少年时光,别离漫长,芳华尽逝。“恐”写出了离别前少妇的惴惴心境,也写出了她对丈夫的爱恋。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写相嘱珍重之语。“江上早归航”人尚未老,先说“归航”,正写出妻子含情的依恋。她实在离不开她深深爱恋的丈夫。“望怀白首约”含蓄说明了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白首约”暗示,本来有约在先,本有海誓山盟之情,使人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美满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生活。“白首约”与“泪千行”相呼应,表现很深的情意。
该诗首尾皆写景,一虚一实,前后呼应,风格明净。钟蝾称许“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飞雪“(《诗品》), 于这首诗亦可以见出,“ 东风"“白首”“霜”“鬓”等词语,增加了通篇的透明度,从中已显露出唐诗的端倪。范云长于抒情,该诗将主人公的感情起伏跌宕,描写的淋漓尽致,由“送”而“泪”,而“愁”而“望”,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层次分明,神韵毕肖,显示出作者较高艺术造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给后代诗人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范云资料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是当时文坛领袖之一,与沈约、王融、谢脁等友善,和何逊也有交往。他八岁时就能写诗,稍长即善属文,文思敏捷,时人多疑为宿构。《文选》... 查看详情>>
作者范云古诗作品: 《《送沈记室夜别》赏析》《《送别·东风柳线长》注释译文》《《送别·东风柳线长》赏析》《《饯谢文学离夜》注释译文》《《闺思诗》创作背景》《《咏寒松诗》注释译文》《范云的诗词别诗(洛阳城东西)全诗翻译_别诗(洛阳城东西)赏析》《范云的诗词别诗二首&·其二全诗翻译_别诗二首&·其二赏析》《《送别·东风柳线长》创作背景》《《送沈记室夜别》注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