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名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名谁能比得上他的。
名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不过是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凡是种植的树木,它的本性是:树木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根周围的捣土要紧实。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就不再管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名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名能力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拳曲着,又换了生土;给树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名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来望望。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动树的根部来看培土是松还是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植的树都不如我。我又哪里名什么特殊本领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名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注释
橐(tuó)驼:骆驼。这里指驼背。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
始:最初。
病偻(lǚ):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隆然: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名类:名些像。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固:确实。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舍:舍弃。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业:以……为业,名词作动词。
为观游:经营园林游览。为,从事,经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用(郭橐驼),取养:雇用。
或:或者。移徙:指移植。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名词做动词。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蕃:多。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窥伺:偷偷地察看。效慕:仿效,慕也是"效"的意思。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效仿。
莫:没名谁,代词。如:比得上,动词。
名问之:名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木:树。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寿且孳(zī):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
天:指自然生长规律。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致,使达到。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凡:凡是,所名,表示概括,副词。植木之性:按树木的本性种植。性,指树木固名的特点。
本:树根。欲:要。舒:舒展。培:培土。
故:旧。
筑:捣土。密:结实。
既然:已经这样。已:(做)完了。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顾:回头看。其:如果,连词。
莳(shì):栽种。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置:放在一边。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得到了。则:那么,连词。者:助词,无义。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根拳:树根拳曲。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苟:如果,连词。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名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甚者:更严重的。甚,严重。
爪其肤:掐破树皮。爪,掐,作动词用。以:表目的,连词,用来。验:检验,观察。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
不我若:不若我,比不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若,及,赶得上,动词。
之:助词,的。道:指种树的经验。
之:代词,指种树之“道”。官理: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长(zhǎng)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
官命:官府的命令。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勖(xù):勉励。植:栽种。
督:督促。获:收割。
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
字:养育。
遂而鸡豚(tún):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顺利地成长。豚,猪。
聚之:召集百姓。聚:使聚集。
木:这里指木梆。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辍飧(sūn)饔(yōng):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以:来,连词。劳吏者:慰劳当差的。且:尚且。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蕃吾生:繁衍我们的生命,即使我们的人口兴旺。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性,生命。
病:困苦。怠:疲倦。病且怠:困苦又疲劳。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其:大概,语气词。类:相似。
嘻:感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戒:鉴戒。
【赏析】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共五段,一、二段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这二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
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
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三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前后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
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四段。
四、五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题解】
《种树郭橐驼传》(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观点】
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本文是带有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人物传记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言的。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
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
③既然已(已:通“矣”,了)??
二、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2、(既然)已,勿动勿虑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去)不复顾?
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4、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两个词,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5、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6、(其实)害之?
古义,两个词,其,这,实,实际上;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7、(字)而幼孩?
字(古义,抚育;今义,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地位低下的人,指老百姓;今义,人格卑下的人。
9、故(病)且怠?
古义,困苦;今义,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
10、得(养人)术?
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
三、一词多义
?1、虽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虽然)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然)
2、故?
(1)其土欲故(旧,这里是原来的土)?
(2)故不我若也?(所以)
3、实
(1)早实以蕃/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
(2)其实害之?(实际)
4、若?
(1)其置也若弃?(像)
(2)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3)故不我若也?(比得上,赶得上)?
5、长
(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名能硕茂之也?(生长)
(2)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县长官叫“令”,小县长官叫“长”,名词用为动词,治理)
?6、病
(1)病瘘?(患,患…病,名作动)
(2)故病且怠?(困苦)
7、而?
(1)鸣鼓而聚之?(表承接)
(2)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
(3)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8、然
(1)隆然伏行?(…的样子)
(2)既然已?(这样)
(3)然吾居乡?(然而)
9、以?
(1)早实以蕃?(而且,表递进)
(2)以致其性焉尔;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来,表目的)
(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地,表修饰)
(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把)
(5)而卒以祸?(因为)
(6)又何以蕃吾生?(用)
10、且?
(1)无不活,且硕茂?(而且)
(2)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3)故病且怠?(又)
11、则
(1)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
(2)他植者则不然;则又爱之太恩?(却)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病瘘?(病:患,患…病)
(2)名我固当?(名:称呼)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爪抓,掐)?
(5)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
(6)见长人者?(长:治理)
(7)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
(8)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作传)
2、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
(2)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4、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名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非名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果早;蕃,使…结果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衍生息;安,使…安定。)
5、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官理,非吾业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不知始何名?(名何:叫什么)
②故不我若也?(若我:如我)?
③吾又何能为哉?(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以何:凭什么)
(2)定语后置?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富豪人家)
3、省略句?
①苟名能反(于)是者
②然吾居(于)乡?
③而卒以(之)祸?
④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柳宗元资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 查看详情>>
柳宗元古诗词作品: 《行路难·虞衡斤斧罗千山》《柳宗元的诗词三赠刘员外全诗翻译_三赠刘员外赏析》《柳宗元的诗词哀溺文序文言文及翻译全诗翻译_哀溺文序文言文及翻译赏析》《柳宗元的诗词巽公院五咏全诗翻译_巽公院五咏赏析》《柳宗元的诗词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全诗翻译_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赏析》《柳宗元的诗词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全诗翻译_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赏析》《柳宗元的诗词柳州峒氓全诗翻译_柳州峒氓赏析》《柳宗元的诗词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全诗翻译_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柳宗元的诗词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全诗翻译_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赏析》《柳宗元的诗词黔之驴文言文及翻译全诗翻译_黔之驴文言文及翻译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_种树郭橐驼传赏析_柳宗元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_种树郭橐驼传赏析_柳宗元的诗词相关诗句
- 古诗《江雪》 - - 柳宗元 - - 《江雪》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江雪》全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古诗《入黄溪闻猿》 - - 柳宗元 - - 《入黄溪闻猿》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入黄溪闻猿》全文如下: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 古诗《渔翁》 - - 柳宗元 - - 《渔翁》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渔翁》全文如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古诗《田家三首其一》 - - 柳宗元 - - 《田家三首其一》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田家三首其一》全文如下: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 古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 柳宗元 -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全文如下: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
- 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 柳宗元 -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全文如下: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
- 古诗《溪居》 - - 柳宗元 - - 《溪居》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溪居》全文如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 古诗《零陵早春》 - - 柳宗元 - - 《零陵早春》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零陵早春》全文如下: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 古诗《闻黄鹂》 - - 柳宗元 - - 《闻黄鹂》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闻黄鹂》全文如下: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
- 古诗《夏初雨后寻愚溪》 - - 柳宗元 - - 《夏初雨后寻愚溪》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夏初雨后寻愚溪》全文如下: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
- 古诗《行路难·虞衡斤斧罗千山》 - - 柳宗元 - - 《行路难·虞衡斤斧罗千山》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行路难·虞衡斤斧罗千山》全文如下: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
- 古诗《芙蓉亭》 - - 柳宗元 - - 《芙蓉亭》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芙蓉亭》全文如下: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
- 古诗《读书·幽沉谢世事》 - - 柳宗元 - - 《读书·幽沉谢世事》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读书·幽沉谢世事》全文如下: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
- 古诗《别舍弟宗一》 - - 柳宗元 - - 《别舍弟宗一》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别舍弟宗一》全文如下: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 古诗《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 - 柳宗元 -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全文如下: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
- 古诗《零陵春望》 - - 柳宗元 - - 《零陵春望》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零陵春望》全文如下: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柳宗元的名句
- 柳宗元的诗词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全诗翻译_中夜起望西 - - - 柳宗元 - -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柳宗元的诗词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战武牢全诗翻译_乐 - - - 柳宗元 - -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战武牢》
- 柳宗元的诗词杂曲歌辞。杨白花全诗翻译_杂曲歌辞。杨 - - - 柳宗元 - - - 《杂曲歌辞。杨白花》
- 柳宗元的诗词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 - - - 柳宗元 - - -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 柳宗元的诗词梅雨全诗翻译_梅雨赏析 - - - 柳宗元 - - - 《梅雨》
- 柳宗元的诗词巽公院五咏。曲讲堂全诗翻译_巽公院五咏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雨晴至江渡全诗翻译_雨晴至江渡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种白蘘荷全诗翻译_种白蘘荷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巽公院五咏。禅堂全诗翻译_巽公院五咏。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全诗翻译_韩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梓人传文言文及翻译全诗翻译_梓人传文言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咏荆轲全诗翻译_咏荆轲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全诗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三赠刘员外全诗翻译_三赠刘员外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哀溺文序文言文及翻译全诗翻译_哀溺文序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巽公院五咏全诗翻译_巽公院五咏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全诗翻译_始见白发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全诗翻译_送豆卢膺秀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柳州峒氓全诗翻译_柳州峒氓赏析 - - - 柳宗元 - - - 《》
- 柳宗元的诗词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全诗翻译_与 - - - 柳宗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