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张籍出自:更新时间:2024-08-17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其二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其三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碛:读qì,戈壁、沙漠。
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使客:使者。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选析】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从边城的荒凉、边塞的侵扰、边将的腐败三个方面,再现了边城惨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深切忧患。

其一:

第一首诗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前两句写俯仰所见的景象。“边城暮雨雁飞低”,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诗人为何不写边城晴朗的天空,却选择阴沉昏暗的雨景,因为此时诗人无心观赏边塞的风光,只是借景托情,以哀景暗示边城人民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为增强哀景的气氛,作者又将这暮雨雁飞的景置于特定的时节里。边城的阴沉悲凉,若是霜秋寒冬,那是自然物候;而这时既不是霜秋,也不是寒冬,却是万物争荣的春天。“芦笋初生渐欲齐”,俯视边城原野,芦苇吐芽,如笋破土,竞相生长。这句已点明寒气消尽,在风和日暖的仲春时节,边城仍然暮雨连绵,凄凉冷清,很容易启人联想那年年岁岁的四季悲凉了。这两句写景极富特色。俯仰所见,在广阔的空间位置中展现了边城的阴沉;暮雨、芦笋,上下映照,鲜明地衬托出美好时节里的悲凉景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后两句叙事。在这哀景之下,边城的悲事一定很多,而绝句又不可能作多层面的铺叙,诗人便抓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最典型的事件:“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句中的“碛(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眺望边城原野,罕见人迹,只听见一串串的驼铃声消失在遥远的沙漠中,这“遥过”的铃声勾起了作者的遥思:往日繁荣的“丝绸之路”,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运载丝绸的商队应当是络绎不绝,路过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今安西被占,丝绸之路受阻,无数的白练丝绸不再运往西域交易,“应驮”非正驮,用来意味深长。诗人多么盼望收复边镇,恢复往日的繁荣啊!“应驮”这点晴之笔,正有力地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从而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这首绝句,写景叙事,远近交错,虚实相生,给读者的联想是丰富的。一、二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以荒凉萧瑟的气氛有力地暗示出边城的搔乱不安、紧张恐怖,这是寓虚于实;三、四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以虚出实,在丝绸之路上,掠夺代替了贸易,萧条取代了繁荣,这虽是出于诗人的遥想,但已深深地渗透到读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其三: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描写边城深重的灾难,看来似乎是控诉吐蕃的侵占罪恶,而联系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来看,诗人的用意是在用现实来谴责边将,正是他们的失职而带来的长期失陷,边将已成了历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鲜明的对照,严正谴责边将无才无德,面对失去的山河熟视无睹。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凉州词三首翻译_凉州词三首赏析_张籍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凉州词三首翻译_凉州词三首赏析_张籍的诗词相关诗句

  • 古诗《赠王侍御·心同野鹤与尘远 - - 张籍 - - 《赠王侍御·心同野鹤与尘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赠王侍御·心同野鹤与尘远》全文如下: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
  • 古诗《梅溪·自爱新梅好 - - 张籍 - - 《梅溪·自爱新梅好》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梅溪·自爱新梅好》全文如下: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 古诗《寄和州刘使君 - - 张籍 - - 《寄和州刘使君》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寄和州刘使君》全文如下: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 古诗《玉仙馆·长溪新雨色如泥 - - 张籍 - - 《玉仙馆·长溪新雨色如泥》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玉仙馆·长溪新雨色如泥》全文如下: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 古诗《秋思 - - 张籍 - - 《秋思》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秋思》全文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古诗《行路难·湘东行人长叹息 - - 张籍 - - 《行路难·湘东行人长叹息》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行路难·湘东行人长叹息》全文如下: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马苦难行,童仆饥寒少筋力。君不见床
  • 古诗《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 - 张籍 - -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全文如下:南园新覆雪,上宰晓来看。谁共登春榭,唯闻有地官。色连山远
  • 古诗《秋山·秋山无云复无风 - - 张籍 - - 《秋山·秋山无云复无风》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秋山·秋山无云复无风》全文如下: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 古诗《宿临江驿 - - 张籍 - - 《宿临江驿》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宿临江驿》全文如下: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
  • 古诗《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 - - 张籍 - - 《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全文如下: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 古诗《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 - 张籍 - -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全文如下: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将展
  • 古诗《估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 - - 张籍 - - 《估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估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全文如下: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无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
  • 古诗《寻仙·溪头一径入青崖 - - 张籍 - - 《寻仙·溪头一径入青崖》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寻仙·溪头一径入青崖》全文如下: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 古诗《乌夜啼引 - - 张籍 - - 《乌夜啼引》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乌夜啼引》全文如下: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
  • 古诗《蓟北旅思 - - 张籍 - - 《蓟北旅思》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蓟北旅思》全文如下: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 古诗《过贾岛野居 - - 张籍 - - 《过贾岛野居》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过贾岛野居》全文如下: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 古诗《羁旅行·远客出门行路难 - - 张籍 - - 《羁旅行·远客出门行路难》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羁旅行·远客出门行路难》全文如下: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荒城无人霜满路,野火烧桥不得度。寒虫入窟
  • 古诗《凉州词三首其一 - - 张籍 - - 《凉州词三首其一》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凉州词三首其一》全文如下: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 古诗《赠姚怤·漏天日无光 - - 张籍 - - 《赠姚怤·漏天日无光》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赠姚怤·漏天日无光》全文如下: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无人识高韵
  • 古诗《酬朱庆余 - - 张籍 - - 《酬朱庆余》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籍,古诗《酬朱庆余》全文如下: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