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作者:古诗大全出自:诗词名句更新时间:2023-10-09

【题解】

此诗是作者在黄鹤楼送别友人孟浩然时所作。孟浩然大李白十余岁,李白出蜀,孟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也深得李白敬佩,故李白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时逢开元盛世,烟花三月,地在天下名楼,两位风流潇洒的朋友的离别本身就带有一种浪漫的诗意,作者以黄鹤楼上所见长江的浩瀚景色为衬托,抒发对友人的深厚友谊。

【全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西辞:从西方离开。黄鹤楼在广陵的西方。烟花:指春天艳丽的景物。②碧空:有些版本上作“碧山”。

【译文】

我登上仙人骑鹤飞天的名楼,挥手送别敬爱的前辈诗友。

在这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呵,他要东下繁华的都会扬州。

我目送着他乘坐的那叶轻舟,在一江春水上悠悠地飘浮。

呵,帆影逐渐远去,逐渐模糊,消失在广阔碧空的尽头。

我长久地伫立着翘首凝眸,一颗诗心已被这位老诗人带走。

眼前只见浩渺无边的长江水呵,向着遥远的天边滔滔奔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诗友孟浩然时对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惜别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点明了送别之人、送别之所、送别之时以及送往之地。黄鹤楼自三国孙吴黄武年间建成后,曾为无数诗人雅客向往和流连。漫游湖北多年的李白和他的诗友孟浩然也绝不会失去良机,他们也许多次登楼远眺,东瞩蛇山,西瞰大江,共同饱览祖国壮丽的山川景色,饮酒赋诗,抒发各自的情怀。他们每逢登楼一次,友谊就会增进一分。今天在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孟浩然就要离开这里,一个人东下扬州去了!在这临别之际,两人又一次登上黄鹤楼,李白也许会以主人的身分“劝君更进一杯酒”,然后赠诗留念,互相祝福,互道珍重,最后走下楼来,挥手告别。

两句诗流露出惜别的情意。“烟花三月”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迷人季节,特别是江南,春天是最先到达江南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吹送红雨,碧波扬起白帆。这是最宜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然而李白无法与好友联袂同行,这其间自有无限的感慨。特别是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里是珠帘绣户、弦管笙歌、令人神往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紧扣诗题中的“送”字,写得充实饱满。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最动人的江上送行的画面。诗人眼看着孟浩然登上了孤独的小舟,风鼓白帆,船身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蔚蓝的天际。但诗人并没有立即离去,他久久伫立江岸,或许重上黄鹤楼头,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远方。诗人当时也许在想: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他虽一人东下扬州,幸有一路烟花点缀行色,可能不会寂寞。但愿他一帆风顺,路上平安!这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的滚滚江水,也正象征着他们的友情;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而他们之间的笃厚情意也是述说不尽的。这两句将一片留恋怅惘之情自然暗含于那浩渺无际的美丽画面里了。

“黄鹤”、“烟花”、“孤帆”、“碧空”、“长江”等虽然是寻常的词藻,但织进画面,却熠熠生辉。

李白有一首《江夏行》云:“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诗意与此诗相近,对照着欣赏,有助于对此诗的理解。

【鉴赏】

李白这首送别诗, 充满诗情画意, 是传诵千古的佳作。

诗人所写的送别地点是湖北武昌县西的黄鹤楼,送别的友人是李白所敬仰的前辈诗人孟浩然。这次与旧友分别正逢明媚的阳春,友人将去的地方是广陵, 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它是江南名城,风光旖旎。这必然有无限的深情需要抒写。然而, 诗人却将无穷的意蕴浓缩在四句之中,要在狭窄的天地中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李白的不少长篇歌行常常下笔震纸,气势非凡,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然而他的绝句开端往往平易自然,并不突兀挺拔, 仿佛看不出太深的匠心。诗人在首二句往往只作环境或起因的简单叙述,这首诗也不例外。首二句娓娓道来, 交待出送别的时地和友人的去向, 简洁明白。然而,这恰是锤炼无痕的妙笔, 为三四句的尽情挥洒作了充分的铺垫。既避免了开端将话说得太尽、有首无尾的弊病, 又给人以渐至佳境的艺术感受。

下笔点明“故人”,可见此次送别非同一般。又何况在天下名胜黄鹤楼话别,再加上客中送客,自然十分惋惜。既点了题,又创造出送别气氛,用笔省净。“辞”字很传神,形象地刻画出友人此时的心态,故人仿佛在江中向黄鹤楼一挥手,便乘船东去了。领略过江夏一带美丽的风光后,故人的心已飞走了。飞向何处?“烟花三月下扬州”紧相接应,既呼应“西辞”,又补充交待送别的时节,“烟花三月”,包蕴丰富,体现了诗人敏锐的审美感受。“烟花”二字,极为生动地展现了江夏一带垂柳如烟、繁花似锦的一片溶溶春色。“下”字,从上流而下之意, 因为武昌在扬州上流, 故说“下扬州”,而扬州也是烟花之地,故沿途和大江南北,都笼罩在无限温暖的春光之中。送别的气氛被渲染得浓郁热烈。在这以前诗人已经到过扬州, 领略过江南名城的山水风物,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向往,一洗送别诗的悲酸之态。

末尾两句,诗人淡笔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因为诗人是站在黄鹤楼上远望, 所以境界显得特别开阔。画面的 “孤帆” 与“碧空”两个意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在广阔的江水、碧空映衬下,这一片白帆, 虽小而鲜明。“远影”是点睛之笔,它有两层意义、两种作用:首先它使一片孤帆在大江中远去的画面具有一种奇妙的动态。这一片白帆离诗人越来越远,逐渐看到的是很小的影子,最后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多么逼真! 其次, “远影”是诗人所见,所以画面的背后, 可以想见诗人久久佇立、翘首远望的情态,从而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末一句,情景交融, 妙合无垠。友人的白帆消失了, 诗人还有远望, 望到的只有不尽的长江水滚滚淘淘。诗人的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诗人的无限神往,也与一江春水合流,伴友人奔向扬州。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情调乐观、高昂,送别朋友之际只是略有一丝怅惘之情,故全诗境界广阔,展示了诗人青年时代的青春活力。诗人没有一句直接抒发惜别之情, 而是融情入景,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诗人用似淡实浓的笔触,将惜别之情寄托于阳春的烟柳、繁花、飞逝的白帆、滚滚的江水之中,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诗的语言含蕴深厚,真有片言可以明百意的艺术力量。它既有写景诗所展现的优美意境, 更具有送别诗悠远的情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的意思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相关诗句

古诗大全的名句